你的位置:在线股票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门户咨询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 > 股票配资门户咨询 > 如何在落实“硬道理”中夯实“硬实力”?南方日报刊发整版专家建言
如何在落实“硬道理”中夯实“硬实力”?南方日报刊发整版专家建言
发布日期:2024-02-24 06:01    点击次数:186

许德友、徐伟军: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相比以前的“发展是硬道理”,如今“发展”前加上了“高质量”,“硬道理”前加上了“新时代”。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到更高水平,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的最新回答。

两个“硬道理”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考量一脉相承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核心议题和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体现的理论逻辑是一以贯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根本要体现在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果没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没有生产力持续提升的支撑力量,其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体现的现实考量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更加多元和多样,更具内涵和品质。高品质生活背后需要高质量生产和高水平生态的支撑。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这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具体呈现。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关键是要推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即高质量发展。当前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差距。在追赶的阶段,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且这个综合平均增速要高于(至少不低于)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否则这个追赶就无法完成,赶超更是无从谈起。客观来看,我国人均GDP跨越一万美元大关以后,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诉求更趋多元化,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加大加重,因此,“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建设也要统筹协调推进,失重失衡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高质量发展中的“高质量”主要体现在“质的有效提升”上。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可以从市场主体的质量、效率、效益等指标体现出来,中观层面可以从行业或区域的创新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征体现出来,宏观层面可以从经济结构、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等统计数据体现出来。从统计意义上看,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是“质的有效提升”的主要呈现方式,即同等要素资源投入条件下有更多更好产出,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有赖于两个方面——科技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互为条件的,两者要一体推进,不可偏废。

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定信心和底气。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结构转型和动能转换下,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是常态。发展的预期本身就是发展因素的一部分,更是发展软环境中的一种心态呈现。广东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韧性和潜力大,当下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效应对和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努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二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因素。各级领导干部要持续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以赴抓经济,聚精会神谋发展,敢作善为抓落实。

胡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特征,其中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立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当前,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严重,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有效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新质生产力是智能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创新性、融合性、引领性和创新性为基本特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数字技术加快发展使得传统劳动资料与智能化劳动资料融合升级,智能化放大、叠加传统劳动资料的性状,极大提升了劳动效率。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而经济发展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都与绿色发展密不可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经济正发生结构性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结构、区域城乡结构等持续优化调整,朝着中高端方向迈进。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也是需要迈过重重难关的艰辛道路。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多元化,服务型、发展型、享受型需求日益突出,这就对包括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但面对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趋势,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才能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性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支撑增长动力转换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由工业主导的增长向服务业主导的增长转变,由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为主和出口导向的增长转向消费驱动引领的增长转变,由传统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点的新动能产业逐步取代以资源要素消耗为特点的旧动能,并逐步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要素组合效率提高,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力,在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为此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孙晓晖、苏沛钰: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实体经济是广东经济的脊梁,制造业是广东产业的基石。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构建“数智蝶变”+“零碳转型”+“优才支撑”+“金融保障”的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催生广东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新动能。

塑造科技原始创新策源新优势,催生广东制造数智蝶变

以市场现实需求为创新导向。科技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本质是提出和解决创新问题的能力。广东腹地广阔、人口众多、社会要素流动性强,决定了市场需求也更多样化。要基于市场需求,深入企业开展跟踪性、解剖式调研,找准广东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最短板的地方、最薄弱的环节、最要害的部位,以市场现实需求为导向提炼出创新问题,塑造科技原始创新策源新优势。

加快形成多链融合创新合力。一方面,深入实施“链长制”,遴选“链主”企业,带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上市龙头和跨国企业创新联合体,推进超高清视频显示、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结群聚集,打造以集群为基础、上下游高效协同的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创人才资源丰富。要聚合粤港澳三地高校优才,创立校地合建新型研发平台、校企联合工业实验室,推动智能网联的基础研究向制造业工业园区下沉普及,形成多链融合的科技创新合力。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落地见效。构建科技成果良性转化体系,强化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循环互促。科技创新成果的检验要对标对表国家战略需求、广东制造业现实需要,着眼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能源安全,做优做强广东制造业集群。

竞逐绿色零碳产业发展新赛道,构建广东制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但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等行业含绿量不高,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依然艰巨。拓展绿色零碳产业新赛道,须立足广东实际、发挥广东优势,探索“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推进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构建广东制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一要发挥广东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所具备的港口密集、风光水资源充足和空间腹地广阔的先天优势,构建集风、光、水、火、气以及衍生的冷、热一体化综合能源保供格局,为新型储能装备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夯实绿色根基。

二要依托广东海上风电资源禀赋,以临海石化为引领,创建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船舶运输、临海清洁能源的现代蓝色制造业集聚区,辐射带动煤化工产业、农业渔业机械、食品饮料工业等产业的绿色改造,实现从中高碳到低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明确炼钢、石化、焦化、氢能企业各降碳主体的功能定位,联合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完备高效的钢、石、焦、氢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格局。做深做实绿色炼钢产业,实现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深度脱碳模式。通过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在深化绿色零碳转型上提质增效,使南粤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打造广东制造优才引擎

优才支撑是全过程创新链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关键一环。广东制造业大却不够强,原因在于产业基础不够牢固、基础研究水平不够高、高素质技能技术生产制造优才短缺。要针对产教融合常处于浅层次、自发式状态的问题,解决好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育人供给之间的错位问题。

构建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牵头,联合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行业组织、制造业集群所在地政府,加快形成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跨区域人才培养基地等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高精尖”制造业工匠方阵,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链条。

建设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实验实训平台。探索“校内理论学习+新质制造实验基地实践+生产车间实训”培养新模式,实现平台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制造与服务、实训与研发等功能相结合。

建立制造业实践课程体系。聚焦广东制造全产业链,校企联合开发专项研发实验实训、生产性实训等实践项目,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以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紧密结合、高效协同,将创新创造活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投资体系,为广东制造注入金融活力

当前,不少中小型科创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贷款支持力度不足等难题,成为科技创新的无形阻力。打通新质生产力锻造中的融资“堵点”,亟须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发挥创新创业基金引导撬动作用。

强化科创全生命周期融资能力。一方面,建立适应广东制造业创新链需求,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科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股权化、市场化。具体通过推进区域证券、股权市场的“科技创新专板”“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科技融资保险再担保等新兴业态,建设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成果产权交易市场等,切实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前沿技术研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以创投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产业基金投资不仅要面向当今支柱产业,更要发现未来潜力产业。要引导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依托前沿科技的前瞻布局,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平台,预测能孵化新技术、新材料的潜力产业。在基础研究的种子阶段给予中小科技企业、工业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必要的资金注入,支持初创团队技术研发面向市场,厚培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沃土。

建立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风投体系。随着广东企业不断“走出去”累积优势不断彰显,服务企业的民间风投渠道日益多元化。引导民间资本合法介入,通过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风投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风投聚能撬动作用。具体围绕传统制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多链协同,以“科创+产业”吸引基金、保险、租赁等各类资本注入制造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在广东落地。促进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制造业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回报共享,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双循环”。

制造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以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广东要在探索制造业新形态上聚焦用力、示范引领,乘势而上打造新的万亿元级制造业集群,激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动能。

解丽霞: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以科技创新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更加坚实。

以科技创新推进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美广东,离不开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根本要靠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只有不断增加绿色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才能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发展绿色经济。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把“绿色化”作为生产的“关键词”,研发、推广和应用绿色核心技术,增加绿色技术有效供给,推动生产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当前,依托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无人配送、在线医疗和线上教学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展现了旺盛的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要加快构建绿色服务有效供给体系,转变消费方式。“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如今,科技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绿色、低碳、环保产品层出不穷。具有鲜明的在线、智能、数字等特征的“云办公”“云课堂”“云旅游”等“云”产品,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新亮点,消费方式向使用方便、节能环保转变,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潮流,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多措并举完善绿色发展体系。在充分发挥政府治理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绿色治理;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加大绿色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采取绿色信贷、绿色价格和绿色税收等保障政策。二要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三要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完善绿色发展的事前管理制度。针对自然资源的源头使用和保护,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耕地、水资源、天然林、草原保护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让绿色发展的事前管理更加全面系统、科学规范。二是强化绿色发展的事中管理制度。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环保督察制度、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等,让绿色发展的评价和监督更加系统完整。三是严格绿色发展的事后管理制度。完善河长制、湖长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不断加大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

提升治理能力。一是以顶层设计提升绿色治理能力。坚持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原则、方向、任务、目标、举措进行总体规划和全面设计,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提供政治保障,提升绿色治理水平。二是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三是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和措施的统一部署、协调推进、落实到位。司法部门要通过生态环境检查、挂牌督办等形式,加大对违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为监督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提供司法保障。